张玉卓“铅衣执甲 为心护航”系列 | 冠脉内精确逆向溶栓治疗 心内科技术实力再上新阶

东方市融媒体中心
2025-09-08 09:16:29
logo 语音播报


·名医进东方·

前言

近日,东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张玉卓主任的带领下,成功为一名74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女性患者,实施冠脉内精确逆向溶栓治疗联合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。此次高难度手术的圆满成功,填补了东方市冠脉逆向溶栓领域的技术空白。

生死竞速

紧急响应

与心梗“抢时间”


该患者因“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”紧急入院,入院时已出现面色苍白、大汗淋漓、胸闷气短等症状,生命体征波动,病情危急。急诊心电图检查提示“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”,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显著升高!作为冠心病中最凶险的类型,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冠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,每延迟1分钟再灌注治疗,就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亡,可能引发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。

面对紧急情况,东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迅速启动急性心梗应急救治流程,快速完成术前评估、检查与准备。考虑到患者为老年群体,身体机能退化且可能合并基础疾病,传统介入治疗存在再灌注心律失常常发生率高、无复流或慢血流风险大、术后需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等问题。张玉卓主任带领团队反复论证病情,最终确定采用“冠脉内精确逆向溶栓+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”这一前沿方案,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。

造影显示病变情况: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

技术革新

“介入无植入”

兼顾疗效与长期安全


冠脉内精确逆向溶栓治疗是当前急性心梗介入领域的创新技术,与传统正向溶栓相比,其通过微导管将溶栓药物精准送达血栓核心部位,既能高效溶解血栓、快速恢复冠脉血流,又能减少药物在全身的分布,大幅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风险,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。

在成功恢复冠脉血流后,团队紧接着实施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。作为“介入无植入”理念的核心技术,药物球囊表面搭载抗增殖药物,在扩张狭窄血管的同时,可将药物均匀释放至血管壁内,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,有效预防冠脉再狭窄。相较于传统支架植入术,该技术无需植入金属支架,不仅避免了支架内血栓等远期风险,还将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从6-12个月缩短至1-3个月,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、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风险,真正实现“治疗有效、长期安全”。

整个手术在DSA血管造影机精准引导下,由张玉卓主任主刀,团队密切配合、操作精准,历时仅50分钟便顺利完成。术后造影显示,患者闭塞冠脉血流完全恢复正常(TIMI血流分级Ⅲ级),无复流、慢血流现象,患者胸痛症状迅速缓解,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目前已转入CCU病房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。

逆向溶栓

放置药物球囊后

学科赋能

技术引领

守护区域心血管健康


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,是建立在充分的医学理论依据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之上。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灌注治疗的核心目标是迅速、完全、持续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血流,减少心肌坏死面积,保护心脏功能,降低并发症发生率。“介入无植入” 的治疗方式避免了金属支架对血管的长期刺激,减少了支架内血栓、支架内再狭窄等远期并发症,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,更为对支架植入有顾虑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。

自张玉卓主任加盟我院以来,已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,填补区域内心血管介入领域多项空白。此次冠脉内精确逆向溶栓治疗联合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成功开展,再次印证了我院在急性心梗救治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学科水平。

未来,我院将持续聚焦心血管学科建设,通过技术培训、经验复盘与临床研究,不断提升复杂、高危心梗病例的救治能力,让更多先进技术落地临床,惠及区域内更多患者。我们将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,为百姓心血管健康筑起坚实“防护墙”,为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




来源:东方市人民医院订阅号

全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~

打开东方发布客户端,查看更多内容
立即下载
发送